close
剛參加完一個文定喜宴,這是第幾場沒算過,倒是發現了一個共通點:我都是以女方親友的身分參加。

這個共通點對我是有意義的,因為這一次,我又忍不住想掉淚,但礙於習俗,我強力忍住,並試圖假裝成喜極而泣。回想前幾次催淚的時點,無一例外,都是在女方家長致詞時。

無論主持人或介紹人如何把新郎說成貌似潘安、才華洋溢、忠厚老實、事親至孝、未來發展可期,這些優點都可能有一兩項是真的;但對於嫁女兒的爹娘來說,這些優點不但不是童叟無欺的保證,還可能成為女兒受苦受難的隱憂,更重要的是,就算這些優點都是千真萬確,也萬萬比不上自己懷胎十月、耗費畢生心力拉拔培養出的如花似玉的千金。

又特別是爹爹的情緒更為複雜,一聽到那位父親強作歡顏、感謝親家送給自己一個好女婿,再語帶謙遜地說:「我們今天就把女兒交給你了,望你疼惜照顧...」或是更溫柔地對親家說;「我的女兒可能不太懂事,請親家伯親家母多教導...」這些話一說出來,滿滿是壓抑著「割捨」的情感,看在新娘親友的我眼裡,也彷彿身上的一塊肉活生生被割了去。

在電影中看到的西方婚禮就沒這麼感人,也許這就是文化吧,女兒再怎麼是時代新女性,對爹娘來說,就是一個無價之寶送給了別人,但又不能留著,一定要這麼痛一次,才算完成了使命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ngli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