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我的青春。

圖片取自http://japan.videoland.com.tw/channel/nodame_paris/

《交響情人夢--巴黎篇》看完了,我想起我的20歲。

那時也正暗戀著一個貌似玉木宏的仙拜,不過,當然,我不會彈琴,他也不是指揮,最後一次聽到他的消息,是在做社區管理保全的工作。

看《交》第一集的時候,直接想到管理、領導這門課題,也果然,一咕狗下來,交響樂團組織學、指揮管理學這類的文章一堆,大家都分析得頭頭是道,我就不要班門弄斧了。但還是很深刻地點醒了我,幾年前第一次當別人的主管,我就是千秋真一一開始的那副德性,眼裡只看見別人的缺漏,沒發現自己的樑木。

也有人寫野田惠是個體制外的天才,身為老師或主管應該怎樣啟發、帶領這樣的怪異份子。這點我也有小反省,再更早之前去小學代課,29個學生或安靜乖巧或桀驁不馴,各有各的形狀。慶幸的是,當時我已打定主意,代課只是人生中的插曲,不是主旋律,也因此沒有太緊繃,盡可能地釋放我自以為的愛的教育,也才沒留下太深的自責懊悔。

野田惠的演法雖然很無俚頭,但之所以沒有太超現實的原因,我覺得是角色塑造的立體感有出來。一隻野放慣了的山雞要進入體制,起初總是四處碰壁的,當她喃喃自己什麼都不會,視譜不行、音樂知識淺薄、音樂分析不會,萬般沮喪之際,老師問她究竟為了什麼彈琴?

原不就是為了要當幼兒園的老師嗎?所以很自在地創作了鳥兒亂飛暴風掃林的曲子。

再後來是為了千秋真一,為了懂得自己的人。

最後,她發現新的目標,是能夠彈琴給很多人聽,讓別人快樂、滿足、感動,獨樂而後眾樂。

牽拖回管理學,要不是《交》編劇念過馬斯洛,就是他早已看透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目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ngli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