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並非聯想吉本芭娜娜,是韓劇《說不出的愛》。
打從民視《意難忘》演到第二代,開始天馬行空地拖棚之後,被迫轉台意外看到在台視播出的《說不出的愛》,我就被這齣戲吸住了,只要下班回家還趕得上,就撿片尾看,再不也要撐到重播,最近終於托朋友的福氣,拿到整套DVD,便一口氣補看先前漏掉的段落。
這戲是2005年的作品,編劇是在韓國演藝界有「收視率之神」之稱的金秀賢,1943年生的她,寫這戲時已經六十歲有餘了,對親情、人生,刻劃起來淡有餘味,人情世故在她筆下,以及幾位優秀的演員演來,十分家常真實,連續幾天,我都帶著捨不得的心情、哭腫的肥眼睡去,今天已經看到58集了,總共90集,看完了再試著寫寫觀後感。
有關這戲的新聞說,平均每集總要「吃」掉30萬韓幣,因為吃飯畫面出現的頻率不下《大長今》。是沒錯,劇中一家人每天吃三餐,爸爸從學校下班、哥哥從公司下班、姑姑從美容院下班,全家人除了去小吃攤做生意的小兒子之外,都會聚在晚餐桌前,一邊吃飯一邊聊著,把主要情節帶出來。也因為這樣,好幾次邊看我的肚子就咕嚕咕嚕打了起來,恨不得自己也在其中,吃著媽媽親手做的泡菜、黃豆芽湯。
前天突然很想吃蒼蠅頭跟滷白菜,今天上市場去,便注意著韭菜、白菜,也順便看看魚攤、肉攤、水果攤。一家一家地瀏覽,小攤的老闆或老闆娘一見我在注意啥就說啥,眼睛很利反應很快,這我不陌生,在市場做小生意的人都能練就這樣的本事,爸媽以前也是醬。
只是接連幾回上市場,我都暗叫糟糕,不但是青菜、水果、海鮮我不知該怎麼挑,連應該最拿手的挑肉的本事也沒學起來,上回買了個ㄅㄥ心的白蘿蔔不說,蛤蜊也曾挑到啞巴的,害媽每回都得把自己買好的東西大包小包地催我帶回來。
幸好我還分辨得出做蒼蠅頭的韭菜跟另一種較細、用來包水餃的不一樣,也還知道高麗菜跟白菜長得差很多,但,數十年的眼光跟經驗要怎麼辦呢?
如果能搬回家,每天跟著媽上市場見習就好了。
這樣吧,每一次買了煮完之後,就做筆記。
還不夠呢,包括撿菜、調味、火侯這許多廚房的秘密,要加油!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yangliling 的頭像
yangliling

法拉莉

yangli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